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评论>>网评精粹

红头文件“徇私”丢的是公家的脸

网友:张强红
2013年07月10日13:4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7月7日,四川眉山市委宣传部发“红头文件”函于东坡区教育局,要求妥善安排该部某干部子女到东坡中学就读。据记者获悉,目前当事人已受免职处分。(据7月9日 中国新闻网)

为子女教育之事操心奔波,本无可厚非,“孟母三迁”为的就是要让子女能受到优良的教育。但眉山市委宣传部“红头文件”致函东坡区教育局,要求妥善安排该部某干部子女到东坡中学就读,无疑是“权力自肥”,借公权搞特殊,丢的是公家的脸。

在舆情频发的当今,宣传部门作为党委政府的“喉舌”,往往扮演着浇灭网络舆情的“公关者”。但眉山市委宣传部红头文件致函东坡区教育局,打着“照顾职工子女”的旗号,公然挑战公众的忍耐力,损害的是党政机关的公信力。

假如这正如眉山市委宣传部所称“这只是一份职工子女转学证明文件”,难道工作人员失误,连基本的公文写作业务都没有学会?亦或是公务繁忙,函发多了,一时混淆了函与证明的概念。但“请予妥善安排”,摆的是公家的“谱”,其中奥妙和意味耐人寻味。

为子女办理转学,相信许多家长有过这样的经历。红头文件致函“要求解决职工子女就读”,这样的特权并不是所有的父母能办到的。一纸公文,省却了择校之忧,也减去了奔波之苦,处处诉说着公权的跋扈和傲慢。

公函,是正式的或官方的书信,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间商洽和联系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文体,具有公文的严肃性和严谨性,而将子女转学掺杂于公函之中,这与公函的本质属性相去甚远,是典型的公器私用。

红头文件“徇私”的当事人免职了,相信这并不是事件的终结,而是取信于民的开始。民众期待的是公权运行的透明,需要的是社会公正、公平与公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