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政府法律顧問從“救火”到“防火”是法治進步

隔山

2016年08月10日15: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浙江發布了一組統計數字:截至2015年底,全省1262個鄉鎮街道中的1245個已經擁有法律顧問,覆蓋率達98.65%。一法律顧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到,我們漸漸從幫政府“救火”到幫助“防火”,自己的角色發生了明顯變化。(8月9日《人民日報》)

一說到政府的法律顧問,許多老百姓會認為這是幫政府部門打官司的行當,更有甚者將其解讀為替政府部門開脫法律責任的“說客”。可以說這是老百姓長時間以來對政府法律顧問充當“救火”角色而心存誤解。而今的政府法律顧問,更多的是在政府政策措施的制定上做好法律把關,功夫用在了預防上。筆者認為,政府法律顧問從“救火”角色向“防火”角色的轉變,彰顯了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大進步。

“救火”與“防火”雖一字之差,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多在事后,往往有的是因為政府部門在制定措施時未嚴格按照依法有據,甚至是無法無據,與相關法律法規背道而馳。有的是在行政或執法過程中未做到依法行政或執法,甚至出現了暴力執法。一旦發生傷害事件、群體事件、民告官等,政府法律顧問此時主要以“救火”形象存在。而后者多在事前,主要是在政府部門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前就對其法律法規的出處依據、本身的合法性等嚴格依法把關,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不僅把那些於法無據的措施要求篩漏一次,而且還對其在執行中或產生的法律后果等進行預先研判評估。如此一來,就是把問題解決在政策措施等制定之前,而不是在問題發生之后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來解決。政府法律顧問充當“救火”角色,看似用法律武器維護基層政府權益,實則損害的是基層政府形象。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依法治國的不斷推進,各地方政府紛紛提出法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