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飞
2025年06月24日08: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同中亚五国元首分别举行双边会晤。这是今年我国对中亚地区最重大外交行动,务实高效,影响深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在2014年11月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这标注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坐标。10多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破浪前行,外交的战略自主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更具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的负责任大国,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百年变局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定位
自身实力变化和国际形势处于转型期这两大关键性因素,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时代大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从世界力量对比的横坐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纵坐标科学界定了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2018年6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近年来,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化深刻印证了这一重大判断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国际力量对比是决定国际格局的关键因素。在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的影响下,世界变局加速演进,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所谓的“西方自由秩序”瓦解,世界日益多极化。随着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金砖国家扩员,全球南方国家作用显著上升,世界范围的权力转移持续提速,国际格局展现出多强共存、复合竞争的特点。
从中国自身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一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发挥关键作用。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6万亿美元,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9万亿美元。2010年—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约7.5%,远超同期全球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不断夯实发展的底气。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三是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不断稳固,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5万亿元,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面对世界格局的加快调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责任。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是最佳选择。针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全球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重要思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中华文明,汇聚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也汇聚着世界各国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避免冷战思维陷阱,中国主张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中国主张普遍安全;针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共同繁荣;传承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中华文明传统,中国坚持文明互鉴、开放包容;针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挑战,中国崇尚绿色低碳,致力于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现出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的胸襟和情怀。面对保护主义逆流,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积极作用,高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旗帜,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推进全球合作的中流砥柱。特别是中国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共同反映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定位,以及致力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文明间理解和尊重的目标任务。
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强调推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沟通合作,强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断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投入,着力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宣布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内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未来两年为中亚国家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这回应了中亚渴望振兴、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的迫切需求。中国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有力推进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前,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已经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开展1100多个项目。
全球安全倡议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安全形势,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回应了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呼应了绝大多数国家要求合作共赢、反对霸权霸道霸凌的普遍愿望,顺应了各国人民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世界的共同追求,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方案。截至2024年底,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赞赏,写入123份双多边政治文件,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