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时代楷模>>“时代楷模”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
分享

新时代聚力铸魂育人的“播火者”

——记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

2022年11月22日09:11    来源:新华网

天南古邑,波涛万顷。11月中旬,党的二十大代表、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成员俞红来到广东湛江,为南部战区海军官兵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4个多月前,俞红带领教员们到海防前哨开山岛,升国旗、做宣讲、走守岛巡逻路,为守岛民兵宣讲伟大建党精神。

“星火”群体是陆军工程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力军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有30余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级奖励。

从海防前哨到雪域高原,从地方高校到田间地头,“星火”群体将点点星火播撒在祖国大地。他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用真心感悟真理魅力,用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用真爱教育感染官兵,满腔热忱投身铸魂育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成员黄贻苏为湖北省红安县中和司村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1月3日摄)。新华社发(李亚运 摄)

高擎信仰火炬 深扎信念根基——“讲信仰的人必须先有信仰”

“作为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员,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让党的声音第一时间走进官兵、走进群众。”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讨中,教员曹二刚说。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星火”群体认真开展学习研讨,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准备。

予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分领域、分学科、分专题进行系统研究,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不断擦亮坚决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忠诚底色。

2018年盛夏,“星火”群体带着追寻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初衷,来到遵义会议纪念馆。面对鲜红的党旗,教员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讲信仰的人必须先有信仰!身为政治教员,唯有自己树立崇高信仰、扎牢思想根子,才能培育出有信仰的学员。”曹二刚的话道出了这个群体始终恪守的信条。

信之真,悟之深。翻阅“星火”群体常用的数十本理论书籍,里面写下了密密麻麻的学习体会,有追根溯源的理性思考,也有联系实际的深刻感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真理的炽热追求。

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成员卢伟(右二)在“王克勤连”与基层官兵座谈(2022年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永进 摄

老教员郭幼茂是全军党史宣讲团成员,从事党史军史教学研究已有30余年。他与团队成员一道,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聚焦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深入解读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时将学研成果纳入讲义、带入课堂。

郭幼茂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个群体始终注重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理论方面的疑惑,不仅要从历史中求解,更要在实践中探寻答案。

2020年,教员李晓和同事们亲身经历了武汉抗疫斗争,她们的信念也由此更加坚定。

“这次抗疫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优越性!”李晓在笔记本上写道。回到校园,她将自己的深切感悟带入课堂、讲给学员。

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星火”群体注重在理论与实践对接中、在当前和未来贯通中、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中,真正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成员吴定平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0月26日摄)。新华社发(徐雅 摄)

燃旺真理火焰 熔铸忠诚之魂——“政治教员要像火把一样去点亮学员心灵”

“教员,送您一束天山红花,感谢您为我们传播信仰、凝聚力量。”前不久,教员佘颖颖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的信。

看着信封上的名字“马明”,佘颖颖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个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学员,他对理论学习有着浓厚兴趣。

“教员,如今我已是班长了,在担负边境巡逻任务的同时,按照您教授的方法带着战士们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我们奋力前行的指路明灯。”马明在信中写道。

佘颖颖更加坚信,政治教员要像火把一样去点亮学员心灵,要真正把思想蕴含的理讲透,把对接实践的路打通。

真理之光照亮育人之路。“星火”群体始终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主脉授课施教,既讲清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又回答学员“为什么”“怎么干”的追问,让学员真正把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使命任务、奋斗目标、根本原则、重要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学深悟透,融入实践。

陆军第83集团军“红一连”政治指导员郑纪文曾听过“星火”群体的授课。担任基层主官后,郑纪文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2021年,郑纪文被表彰为陆军第四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所带连队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党的创新理论为连队转型发展注入力量,指明前进方向!”郑纪文说。

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成员秦洁(中),在重庆西藏中学与藏族学生进行课间讨论(2022年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永进 摄

教员的思想提领,往往会改变青年学子的人生选择。近年来,这个群体聚焦理论热点、现实问题难点、意识形态斗争焦点,通过案例解析、实例剖析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引导学员不负青春韶华,矢志奋斗强军。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教员王晶授课时用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教育学员厚植家国情怀,奋力投身强军兴军伟大实践。

“英雄们的事迹让我备受感动。未来,我愿像骆驼刺一样扎根基层、戍守边疆,让青春在许党报国中闪光。”学员晏子祎听了王晶的课后,主动递交了赴边申请书。

2021年,近400名学员临近毕业时像晏子祎一样,申请到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

在“星火”群体的教育引领下,学强军思想、干强军事业成为学员们共同的价值追求。近年来,毕业学员中先后涌现出“全军备战标兵个人”简春、一等功臣王春卫等优秀代表。

陆军工程大学“星火”理论宣讲服务政治教员群体成员黄贻苏(左)、鲍永娟在海拔4000余米的高原边防部队宣讲时吸氧备课(2022年6月27日摄)。新华社发(李浩 摄)

播撒理论火种 耕耘思想田野——“如果我是一束火苗,我愿照亮每一个角落”

2020年盛夏,一堂题为“刻不容缓推进应急应战准备”的理论宣讲,让新疆军区某部官兵感到重任在肩。

教员俞红联系部队履行使命任务实践,讲透国家安全形势,讲清备战打仗要求,强化官兵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使命感。

“坦克的动力来自发动机,人的动力源自新思想,我们要在铁甲洪流中绽放青春,在未来战场上践行使命。”全国人大代表、“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马和帕丽听完授课说。

“如果我是一束火苗,我愿照亮每一个角落。”这既是俞红的内心独白,也是“星火”群体用真情播撒理论火种的真实写照。

心向一线官兵,让理论“春风化雨润心田”。近5年来,他们积极开展理论服务走基层活动,先后奔赴重大演训、抢险救灾、抗击疫情一线,组织宣讲服务600余场。

2021年,教员李暄积极申请到驻藏部队代职,主动请缨到任务一线。她走哨所、赴点位,因地制宜开设课堂。

“李教员讲的是身边事,说的是深刻理,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生命禁区、献身雪域高原的信念。”下士赵鹏在课后座谈中说。

心系广大青年,让理论“筑梦青春向未来”。近年来,“星火”群体在坚持向战而行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政治教员的忠诚品格、家国情怀带动青年,引导广大青年扛起使命责任。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星火”群体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等多个高校宣讲团,开展主题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