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0日08: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1997年出生在湖南宜章的曾黎明,与保尔·柯察金有着部分相似的人生经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父亲早逝,带着一腔热血,历经磨难选择从军报国。这个拥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人物,在机缘巧合之下激励着另一个出身贫寒的湖南乡村男孩。
但命运对曾黎明似乎更为残酷。初中求学时,父母双亡,他成为孤儿,几经求学挫折,在大学期间参军入伍。这本闲置在表哥家里的书,他偶尔翻阅。不曾想,书中的一句话便刻进了他的生命里:“同志们,勇敢向前进,在斗争中百炼成钢,为开辟自由的道路,挺起胸膛走向战场!”
如今,他已通过湖南省选调生考试,将成为一名为家乡服务的人民公仆,挺起胸膛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最大的后盾是祖国
国家对于绝大部分人,是一个宏大又让人敬畏的概念。但国家对曾黎明来说,是一个支柱性的存在。
他曾试着算一笔账,养活一个孤儿需要花多少钱: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每年的学费、每个月的生活费、每个学期的贫困生补助……曾黎明没有算清楚,但他知道,“是国家养育了我”。
13岁,他成了孤儿,生活从此没了依靠。在小村庄里,他的父亲原本是退役军人,在修葺房屋时被横梁砸断了左腿,辗转郴州、长沙等地医院治疗,花费了10多万元,还是落下了残疾,后患上肾结石,耗费家中积蓄,多次手术后,肾功能衰竭后恶化成尿毒症去世。2010年,相依为命的母亲被查出肺癌晚期,不到1个月,母亲永远离开了他。
他坐在教室里,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但声音进不了耳朵。整个世界像是突然间与他隔断,“生活没有了方向”。放学踏出学校的那一刻,他最难过的是,不知道家的方向要往哪里走。
一本书闯进了他的世界。书里有一个同样承受疾苦的少年,对他说: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对他说: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我们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这些话像是一束光,照进了这个湖南少年的心灵。
懵懂之间,曾黎明假期去广州打工,在路边发过传单、推销过手机。在一家工厂里,他第一次知道要成为文员得拿下本科学历;他看到邻居家的哥哥考上大学时,一家人高兴喜悦的景象。在政府基层工作的表哥收留了他,鼓励他要读书上进。回到学校后,曾黎明的世界一下子有光亮了,他对自己说:“我要斗争,要勇敢地斗争,考上学校,才能拼搏出一个好的未来。”
他开始努力地读书。把书搬到自己的宿舍床头,支一个小台灯,怕打扰到同学,就轻轻地一页页翻书;知道自己背单词速度慢,别人十几分钟能记住的,他花上1小时也要完成每天记100个单词的目标;一天晚上,刷完第一套数学题后,困得实在受不了,第二套卷子写了一半,他趴在床上睡着了……
2016年9月,曾黎明考上了湖南科技学院理学院,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那一刻,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孩子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没有辍学打工,没给自己丢脸,“也没给国家丢脸”。
做最可爱的人
穿军装,是曾黎明小时的梦想。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曾是身着军装的退役军人;保尔·柯察金是一名投身革命的军人。
大学参军入伍后,曾黎明有了新的目标——他要投身军营,挺起胸膛,迈向新的军营“战场”。
在火箭军,他遇到了一群“最可爱的人”。听说他想报考军校,连队指导员对这个火箭军工程小兵说:“我们给你时间学习,让你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