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3:回望改革年
地方探索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一些地方的探索让人眼前一亮。
6月,《广东省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工作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方案允许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以土地使用权联营、入股等形式兴办企业和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运营,允许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
11月,安徽省发布《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符合农民合理需求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建立农民通过流转方式使用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的制度;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储备制度,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改革目标,地方探索无疑将为更大范围的改革提供参照和经验。
设立自贸区,开放促改革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运行至今,自贸区已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工商登记试行“先照后证”“一口受理”,内外资企业注册时间均缩短至4天;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多家企业率先试点“先入区、后报关”;金融开放扎实推进,“内资外投、外资内投”更加灵活。
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在我国是一种新的经济管理模式。有了负面清单后,凡不在清单以内的经济活动,只需备案不用审批,这标志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进一步深化。
自贸区的建立,展示了中央以开放促改革的决心,明确要求改革“可复制、可推广”,又意味着改革举措将不囿于一地,而是待探索成熟后推向全国,更广泛地释放“改革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