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读书的民族没后劲
如果人人都不爱读书,国家的发展就没后劲了
■好多人以阅读多但不精而骄傲,这是不对的。
■我不主张只读专业书籍,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解放周末:在很多您的作品中,都提到了自己的阅读经历,您是怎么爱上阅读的?
贾平凹:我小时候,整个村子里也没有多少本书,也没有条件让你坐那儿看书。
我们隔壁东村二旦的父亲是位教书先生,家里有一些藏书。我背着小妹去借,人家不肯,说要帮着推磨子才行。我便将小妹放在磨盘顶上,小妹拨着磨眼,我抱着磨棍推起磨盘转。一个上午,给人家磨了三升包谷,借了三本书,我乐得不得了。
还有一次,我和小妹到县城姨家去,我发现柜里有一本书,就蹲在那里看了起来,虽然并不全懂,但觉得很有味道。天快黑了,书只看了五分之一,要回去的时候,我就偷偷将书藏在怀里。三天后,姨家人来找,说我是贼。我不服,两厢骂起来。我被娘打了一个耳光,哭了,小妹也哭了,娘也抱住我们俩哭。小妹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
我总觉得,多看书总是比少看书要好。读到的知识,一时不能用,以后总是有用的。一旦读进去就上瘾了,慢慢就形成习惯了。
解放周末:读书已经成了您的一种习惯,您比较喜欢读哪一类书?
贾平凹:我看书比较杂,读书万万不能狭窄。除了一些经典,其他书籍也应该浏览一下。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我更喜欢读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就像看电视,我喜欢看新闻、看纪录片,读书我也喜欢这类,喜欢社会、医学、科技这些方面的书,这些书能丰富我。我不爱看言情类的,还有和我写的差不多的书,我也不爱看。
解放周末:您的阅读量很大,面也很广。在您看来,阅读数量和质量,哪个更重要?
贾平凹:我看现在好多人以阅读多但不精而骄傲,这是不对的。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会有再悟的地方。
解放周末:但现在很多人只读专业书籍,只关注自己领域的知识。
贾平凹:我不主张这样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