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5月11日,羌族女子在参加祭祀仪式。当日,在四川省北川新县城祭祀塔前,羌族群众举行传统的祈祷仪式,纪念5·12大地震5周年,祈祷北川有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发
五年寒暑更替,五载冬去春来。
汶川特大地震5周年之际,重返灾区看变化,但见重整的山河春意盎然,风光无限。
震中汶川映秀,藏羌风情建筑成排成片,游人往来穿梭。这里已建设成为防震减灾的示范区,抗震建筑的博物馆,以旅游为主的风情小镇;
在北川,一座崭新的羌城已拔地而起,碉楼雄伟壮丽,巴拿恰街店铺林立,这座取名“永昌”的羌寨新城,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寄托着羌汉儿女永远繁荣昌盛的梦想。
“故园断肠处,日夜柳条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倾情援助下,英雄的四川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一个更加灿烂的锦绣巴蜀已傲然挺立于世人面前!
一
5年前的5月12日,8级特大地震残酷地撕裂巴蜀大地。
抗震救灾,生命至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果断指挥,数十万各路救援大军,以及上百万志愿者迅速向灾区紧急集结,向时间要生命,先后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大约是1∶1,这一比例创下历次大地震的最高纪录!
抢险告一段落,重建任重道远。
灾难损失空前巨大。四川全省347.6万户农房倒塌,城市和乡镇2000万平方米房屋倒塌。恢复重建的任务仅靠四川一省之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建立中央财政恢复重建基金、实施税收、金融、土地、矿产资源等政策倾斜……中央和有关部门急灾区之所急,在短时间内紧急出台80多项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省帮一重灾县”!震后第25天,中央果断做出对口支援的重大决策,决定举国支持灾后重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百废待兴的地震灾区得到充分发挥和完美验证。
一切为了灾区。中央一声令下,18个对口支援省市立即行动,为中央分忧,为灾区解难。
“把对口支援的县市当做本省县市看待!把灾区人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抓!”18个对口援建省市发出共同的心声。各对口支援省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奔赴对口受援县市部署和督查对口支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