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雨 張 宇 記者 周 遠
2017年10月02日14:41 來源:解放軍報
挾風裹雷,滾滾鐵流貫空而來。盛夏,朱日和訓練場,18架直升機低空轟鳴而來。降落,漫天煙塵中,180名全副武裝的官兵打開直升機艙門魚貫而出,迅速佔領有利位置,展開戰斗隊形。
很少有人知道,也很難讓人相信:機降官兵們所在的陸軍某空中突擊旅,重組還不足百天。
從白手起家,到具備機降、繩降能力,改革重塑開啟后,傳統步兵“飛起來”的速度讓人驚嘆。這背后,是這支部隊迎難而上、夙興夜寐的重塑歷程。
9月中旬,記者專程來到這個空中突擊旅,近距離聆聽他們的轉型故事,感受我軍新質作戰力量建設的鏗鏘步伐。
到底新在何處——
找准戰位定藍圖
梳理此次史上“最牛軍改”,人們會發現其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破“舊”立“新”。
放眼全軍,一批批裝備老舊的部隊被裁撤並改,一茬茬新質作戰力量如雨后春筍般孕育而生,無人機、電子對抗、合成部隊走上舞台,為我軍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為陸軍由平面作戰向立體攻防轉變的標志性力量——空中突擊旅應運而生。
“組建新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