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
分享

西藏,明天會更好!——訪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

2015年09月09日09: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他是舊西藏的親歷者和見証者。封建農奴制下的舊西藏,他隻能做一名農奴,命如草芥,遭受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沒有任何人權和自由。

他是新西藏的參與者和推動者。社會主義新西藏,不光讓包括他自己在內的西藏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當家做了主人,而且每天讓他感受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欣欣向榮的氣象。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77歲的熱地向我們講述起他眼中的西藏巨變。

“舊西藏實行的是延續了幾百年的封建農奴制度。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反動、最野蠻、最殘酷的社會制度,比歐洲中世紀的農奴制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1938年8月,熱地出生於西藏那曲比如縣一個貧苦牧民家庭。出生之后就沒見過父親,從小跟隨母親,居無定所,乞討為生。他給部落頭人、牧主、活佛當過佣人,在寺廟裡當過“小扎巴”……

“舊西藏實行的是延續了幾百年的封建農奴制度。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反動、最野蠻、最殘酷的社會制度,比歐洲中世紀的農奴制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到西藏人口5%的官家、貴族和寺院上層僧侶三大領主,幾乎佔有著全部耕地、牧場、森林、山川和絕大部分牲畜,統治著西藏社會。而佔人口95%以上的農奴和奴隸沒有生產資料和人身自由,遭受著極其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沒有任何人權和自由。”熱地說。

“藏北的冬天到處冰天雪地,小時候給牧主家放牧時,我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鞋子是露腳跟的,右腳的小腳趾當時就被凍壞了,化了膿,到現在還是變形的。那時白天穿什麼,晚上睡覺就穿什麼。睡覺時把破皮襖、腰帶解下來攏一攏就是鋪蓋,鞋子裹一裹就成了枕頭,直接睡在地上,冬天非常冷……”熱地回憶說。

“那個時候,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當時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吃上一頓飽飯。我要飯當佣人的時候,被活佛、頭人的狗咬過好幾次。其中有一次,是被部落頭人家的狗咬了,腿上一直流血,后來又化了膿,不能走路,躺了好幾個月,差點丟了命。”熱地回憶說,“那時正值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沒有吃的,生活相當困難,我有一個弟弟就是那時活活餓死在母親懷裡的。”

熱地第一次跟中國共產黨接觸,是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時。

“我那時十多歲,給部落頭人家當佣人,家鄉來了解放軍,當時被稱作‘紅漢人’,有些部落頭人、活佛說:‘紅漢人’很壞、不能接觸,但我和他們接觸時間長了,感覺不像他們說的那樣,解放軍對窮人特別好,給吃的、穿的,還給我講革命道理,從這些解放軍那裡,我感到了從沒有過的溫暖……從那時起,我就認定解放軍是好人、是親人,是窮人的軍隊,是共產黨、毛主席派來解救我們的。我是從認識解放軍認識的共產黨,在我心裡,解放軍就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解放軍。”

1959年,21歲的農奴熱地和無數藏族同胞一道,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這一年,西藏少數上層分裂主義分子發動的武裝叛亂被平息,西藏進行了民主改革,百萬農奴得到徹底的解放。

當時,為了培養藏族干部,解放軍和工作組動員藏族同胞到內地學習,熱地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來到北京中央政法干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前身)學習。

年輕的熱地,學會了說漢語,寫漢字。熱地說:“記得初學漢字時,對‘毛’‘共’‘解’三個漢字記得最清楚——毛主席、共產黨、解放軍”。

在那裡,熱地不但學習了文化知識、公安業務,還明白了一個道理:舊西藏窮人受苦受難,不是命不好,是因為被剝削、壓迫造成的。發奮讀書、努力工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努力讓藏族百姓過上好日子,成為根植在熱地心中的夢想。

1961年10月,熱地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認准了一個道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西藏﹔隻有共產黨,才能救西藏人民,才能帶領西藏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完成學業后,熱地回到家鄉那曲地區公安處成為一名偵查員。自從參加工作以后,熱地就把自己所有的激情,都奉獻給了自己摯愛的這片大地。曾經,他率隊七天七夜在西藏“無人區”追殲叛亂匪首,由於連續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裡過夜,加之沒有食物和休息,熱地的胃部大量出血,體力嚴重不支,但他仍堅持到最后一刻,直至將拒不投降的匪首擊斃。在公安部的通報表揚中,稱他為“對敵斗爭的尖兵”。

1975年,熱地從那曲地委書記調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在自治區領導崗位上一干就是近30年。

熱地常說自己“到北京講西藏話,回西藏講北京話”。

熱地說,這句話有兩層含義。第一,是要正確處理堅持統一和保障自治二者之間的關系。團結統一是國家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也就談不上民族區域自治。與此同時,要在確保國家法律和政令實施的基礎上,依法保障西藏自治區行使自治權。第二,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