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共分12個專題,收入274段論述,摘自習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間的講話、演講、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獻。其中部分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網上連載本書全部內容,如下: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強大動力。現在,解決我國進一步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必須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詳細]
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當然要高舉改革旗幟,但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詳細]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鄧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提出,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這次全會在鄧小平同志戰略思想的基礎上,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詳細]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老祖宗沒有講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隻能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復過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詳細]
五、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理論和實踐都証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作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於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有利於抑制消極腐敗現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