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能回到學校,參加高考了!我實在太高興了!”躺在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醫療救援隊的病床上,蘆山中學高三學生楊美江喜上眉梢,“謝謝!千言萬語說不完我的感謝!”
今天,西南醫院災區前方和醫院后方遠程會診,讓楊美江幾近熄滅的夢想,重新被點燃。
家住蘆山縣城四環路楊家壩的楊美江是蘆山中學高三(4)班的學生。20多天前,她鍛煉時不慎從雙杠摔下受傷。此后一直在家裡平躺著靜養,眼看高考將至,她心急如焚,可沒有任何辦法。
雪上加霜的是,突如其來的地震讓她的傷情加重。當時,她正好從床上坐起來,剎那間,地面突突地跳,一直對汶川特大地震心有余悸的她馬上意識到“地震來了”。她負痛拼命往外跑,身上的疼痛加上地面劇烈的顛簸,讓她不由自主地側身“飛”了出去,胸部直接摔在一塊又尖又硬的大石頭上。
“那一刻,疼得簡直無法忍受。”楊美江回憶說,在地震稍稍平息、自己能堅持走幾步后,她在親人陪伴下去當地醫院拍片,“急救醫生推薦我到西南醫院的救治點診治。”
醫生診斷為胸11、12椎體壓縮性骨折。這樣的傷病並不是什麼大事,隻需臥床靜養3個月,骨折就可以痊愈。
可是,靜養3個月就意味著她肯定會錯過高考。當晚,她父親告訴她,家人接受“靜養3個月”的建議時,她傷心地流下眼淚。
“我一整夜都難以入睡。”這個豆蔻年華的少女第一次失眠了,“我家就靠49歲的爸爸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維持生計,我實在太希望能按時參加高考了!我想盡早念完大學,有自己的收入,可以補貼家用。”
幾年前,他的父親楊元華從腳手架上摔落,受了傷,從此走路一瘸一拐,雇他打工的人越來越少,收入也隨之大幅降低。2005年,家裡新修房屋后,生活更加拮據了。
昨天,查房的醫生看到了她的淚水,知道了她的心事。“我們一定盡量幫助楊美江圓夢。”西南醫院急救部副主任尹昌林說,“如果她以現在的這種情況強行參加高考,勢必有諸多不適,還可能影響她的脊柱。但是,如果為她做一副支具,保護她坐起來,上課、考試就沒有問題了。”
經過仔細檢查后,救援隊的專家們一致認為,隻要為小姑娘配上一副胸、腰部外固定支具,她完全可以按時參加今年的高考。
要是在平時,定做一副胸、腰部外固定支具輕而易舉。但在剛剛經歷過地震的蘆山,醫療條件有限、交通極其不便,為了盡快地幫助小姑娘回到課堂准備高考,救援隊決定馬上對小姑娘進行遠程會診。
所謂遠程會診,就是通過這次救援隊開進災區的遠程診斷車,利用車上的通訊系統,實現與后方的實時視頻、音頻聯絡。這樣,后方的專家可以即時看到和了解身在異地的病人的所有情況,還可通過影片投影儀查看X光片。
10時07分,遠程會診開始了,后方的超豪華陣容在千裡之外為楊美江會診。會診專家包括我國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