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間,本市各區縣領導干部來到田間地頭、街道社區,與群眾面對面,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困難、現場解決問題,用務實的作風、實干的精神,為把今年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開了個好頭。
大棚支招草莓抗寒
眼下正是溫室草莓生長的旺季。連續幾日的低溫,讓3000多草莓種植戶犯了難。1月2日上午8點半,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許克仲帶著技術服務隊,來到小湯山鎮后牛坊村的草莓種植園。
“紀大姐,你們家草莓怎麼樣?挨凍了沒有?”撩開溫室的棉布帘,許克仲一邊和大棚女主人紀衛紅打招呼,一邊徑直走到地裡,觀察草莓的長勢。
“怎麼沒受凍,正為這個揪心呢。”45歲的紀衛紅從地裡直起身來,搓著手,眼圈烏青。
“別急,你放寬心。”許克仲帶著技術員在大棚裡轉了一圈,“今兒來,就是教你怎麼抗寒保暖。”
大棚陽面的塑料膜上蓋著一層厚厚的草帘子,上午8點半,按慣例是卷帘的時間。紀衛紅剛要去摁自動卷帘機的按鈕,被許克仲攔住了,“9點你再卷,現在外頭溫度太低,光照進來,也不保暖。”
9點卷帘,先卷起2米﹔10點鐘再卷2米﹔到11點,8米寬的草帘全部卷起。同時,溫室的上風口打開……許克仲現場指揮,紀衛紅家的草莓大棚氣溫一點點從3攝氏度,攀升到22攝氏度。
“這回行了!”看著大棚裡溫室娃娃顯示的數字,紀衛紅臉上綻開了笑容。
“下午放帘子的時間也要提前,平時4點,現在改到2點半,兩米兩米慢慢往下放,這樣更能保溫。”臨走時,許克仲再三叮嚀。
連日來,領導干部帶隊,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分成15支技術服務隊,深入全區1萬多棟草莓大棚,幫種植戶過嚴寒。
透水磚鋪平搓板路
在東城區,17個街道的干部利用元旦假期,到包片社區了解民情,解難題、辦實事。
1月1日,建國門街道干部崔志遠在與社區居民交流中,得知外交部街46、48號院門前有條30米的夾道,是條碎磚石鋪成的搓板路,坑窪不平,居民出行極不方便。
“這院裡20多戶,上歲數的人越來越多,要是趕上雨天、雪天,老人摔了碰了,可就糟心了。”崔志遠詳細了解小院特殊情況,協調相關部門,找來了施工隊給夾道鋪上了透水磚。
與崔志遠一同下基層的機關干部,有的幫助西總布社區鋪設門前盲道,有的在干面 |